更多>>行業動態
更多>>聯系我們
新聞中心
第四節:地下鐵道
地下鐵道,顧名思義就是修在城市地下的鐵路,它因為軸重相對較重,屬于重軌交通系列,采用鋼軌鋼輪系統,單方向高峰輸送能力每小時在3萬人次以上。地鐵根據城市的特殊需要,大部分采用地下,但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。地鐵的站間距較密,采用電力驅動,線路全封閉,信號自動化控制,具有運量大、速度快、安全、準時、舒適、污染少、節約城市土地資源等優點。缺點就是建設費用高,一旦發生火災等自然災害,乘客疏散較困難。地鐵也可以劃歸到普通鐵路的范疇,但是它和常規鐵路的最大區別就是專門輸送旅客。除此之外,地鐵的供電系統也和常規鐵路不同,不用架設接觸網,而是采用第三軌供電的方式,電壓采用直流750伏特到1500伏特。由于地鐵具有速度快、發車密度高、時間間隔短等特點,它的信號控制系統從原來的的地面信號發展成為采用自動閉塞、計算機聯鎖、列車自動監控系統、自動防護系統以及自動運行系統保證安全運行。在列車控制方面,它又和高鐵的列控系統非常相似。
地鐵因為位于地面以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,需要設置通風和環境控制系統來滿足旅客乘車的需要。因為地鐵空間是一個封閉的管道系統,除了進出口通道,整個與大氣隔絕,列車運行與乘客換乘會產生大量的熱能無法釋放,久而久之空氣就變得悶熱污濁,嚴重影響旅客的舒適度。同時,一旦地鐵發生火災,濃煙不能及時排出,就會造成窒息致死事件發生。通風環境控制系統主要包括地鐵風亭、防排煙系統、阻塞通風和空調通風設備等。
國內地鐵的軌道與常規鐵路類似,都是采取1435毫米軌距,鋼軌采用重型鋼軌,道床為隨時道床或者采用混凝土澆筑的道床。地鐵車站作為整個地下交通系統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,它的功能要根據當地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旅客的切實需要來設計。車站的站間距與公交車站差不多,車站的建筑和結構以滿足使用為主。因為地鐵不同于商場購物中心等建筑,后者是人流匯聚之地,地鐵是人流疏散的場所,不允許乘客長時間坐臥停留,因此將地鐵站裝修的奢侈豪華沒什么實際用處,乘客也沒時間欣賞瀏覽。當然國外很多地鐵站都作為藝術品去建設,是和當地國情有關,我們沒必要一味模仿,節省投資做更多實用的事情才是正道。地鐵車站按照運營性質可分為中間站、盡頭站、換乘站與折返站,按照結構形式可分為地下、地面和高架車站。車站內的旅客乘降站臺分為側式站臺和島式站臺,一般還是以島式站臺為主,上下行的地鐵停靠在站臺兩側,可以方便旅客換乘和集散。
地鐵的車輛都是電動車編組,屬于裝備電機能夠自動走行的車輛,列車的駕駛室在列車兩端,編組輛數為4~8節,車廂寬度3米。要求地鐵車輛具備加減速快、停車制動距離短、運行速度高等特點。車廂采用難燃或者阻燃材料制成,不容易發生火災。